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研究成果>研究院成果

三农论坛 | 以大食物观推动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发布日期:2023-06-08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

近日,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龙文进讲师、孟婷副教授、樊胜根院长在《农村工作通讯》合作撰文,谈“以大食物观推动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以下是文章全文: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形势下,只有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当前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没有改变,保障粮食安全的任务还十分艰巨。随着城乡居民食物消费不断升级,农产品保供既要保数量,也要保多样、保质量。解决吃饭问题要树立大食物观,要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要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扩展,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总的来看,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能够稳定和扩大食物供给,满足人们多样化食物需求,对推动农业强国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我国在多元化食物供给上取得了巨大成绩。202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30477万吨增加到2022年的68653万吨,年均增长1.86%。人均粮食占有量从1978年的319千克,增加到2022年的486千克,年均增长0.96%。1978-2021年间人均其他重要农产品产量的增长速度要高于人均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特别是牛奶、水产品、猪牛羊肉的增长率相对较高。农产品产出增加的主要驱动经历了由要素投入转向全要素生产率过渡的过程,化肥、农药减量行动取得明显效果,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显著进展。然而,我国在多元化食物供给方面还面临诸多挑战,迫切需要以大食物观来进一步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食物生产供给与居民膳食消费需求不匹配。我国当前食物供求的大格局特征是口粮自给有余,但饲料粮、肉、油、糖、奶等农产品上都存在一定供给缺口,需要通过大量进口来补足国内缺口。国内优质农产品供给相对不足,难以满足居民消费升级和多样化消费需求。这些制约了国民营养健康目标的实现,也使得国家粮食安全面临较大的外部风险。国内农产品生产区域布局不平衡。我国粮食生产重心在空间上呈现出向东北和中部地区转移的态势,粮食生产向部分主产区高度集中,粮食平衡区和主销区自身的粮食供给能力削弱。粮食生产重心的转移加剧了粮食生产与水热资源的空间不匹配,大规模的“北粮南运”也引发了粮食主产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加剧了潜在的区域流通风险,农业生产空间布局亟待优化。部分农产品进口过度集中。例如,2022年大豆进口中来自巴西、美国的分别占59.7%、32.4%,两者合计占92.1%;玉米进口中来自美国的占72.1%,来自乌克兰的占25.5%,两者合计占97.6%;小麦进口中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法国三国合计占比92.6%。农产品进口的过度集中和对农产品国际贸易关键节点的把控能力不足,使得农产品进口容易遭受自然灾害、疫病、国际地缘政治等风险干扰。农产品加工多样化程度不高。我国农产品加工产品以一般性产品、初加工产品、同质化产品居多,缺少个性化、差异化的、适度精深加工的农产品。我国农产品品牌整体影响力小,全国范围的知名农产品品牌少,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本土农产品品牌,农业加工产业附加值不高。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1年全国农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是农业增加值的2.2倍,这远低于世界农业强国的水平。亟需重新审视人口下降和老龄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在大食物观视角下,人口数量和年龄结构都对粮食供需及结构有重要影响。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以往对粮食供需的预测往往假设人口在2025年甚至2030年前都是正增长,这不符合当前的人口发展形势。亟需进一步以大食物观视角来深入研究人口结构对粮食需求的影响,并从供给端和需求端来综合评估人口变动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未来居民膳食结构将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多样”,粮食安全思维也应该由传统的“口粮安全”转向同时注重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注重居民营养健康的“食物安全”。为此,应树立大食物观,以大食物观来统筹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坚持食物数量、质量和多样化并重,将粮食安全进一步向食物安全扩展和延伸。

丰富优化食物供给和消费结构。在保障谷物主粮供给的基础上,要注重饲料用粮的生产。加大科技研发来保障肉类、蛋类、奶制品、蔬菜、水果、水产品、坚果等各类食物的有效供给。要注重发挥杂粮、杂豆等传统作物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居民营养膳食方面的作用。通过食育宣传教育、示范引导、补贴、税收等刺激政策来引导居民采纳适合不同区域和不同人群的平衡健康膳食模式。在生产、流通、储藏、消费等各环节减少食物损失与浪费,以促进实现食物供给、居民营养健康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多赢目标。拓宽扩大食物来源。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以突破耕地资源的限制。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大力开发盐碱地、河流、湖泊、海洋、森林、草原等非耕地资源。特别要注重利用合成生物学、脑科学、物联网、机器人、人工智能、3D打印、细胞培养、基因编辑、智能制造等颠覆性前沿技术,生产加工成更健康、更安全、更营养、更美味、更高效、更可持续的“未来食物”。合理布局农产品生产区域。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加快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优化口粮与饲料粮的生产布局。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和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粮食主产区的资源保护、物质装备、科技支撑、生产经营、加工转化和市场调控等政策支持;建立健全主产区奖励制度和产销区之间的利益平衡机制,优化区域布局和要素组合。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南方地区在水、光、热方面的优势,增加南方地区在特色农产品上的供给。推进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要构建强大农业产业链,提升专业农户合作化水平以及规模化服务水平,促进涉农企业做大做强。加快研发解决农产品加工关键环节和瓶颈的先进加工技术,提升农产品加工层次水平。要把产地做优,把物流加工做强,把消费做细做精,同时使生产端更加专业化、特色化,消费端更加社区化、便捷化,促进农业产业链提质增效。特别是要注重农产品品牌培育和保护,通过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来提升壮大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注意保护小农户在农业价值链中的利益分配。统筹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通过农业科技国际合作等来提高发展中国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全球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拓宽农产品进口新渠道,实行进口来源国多样化战略。优化农产品贸易方式,加强与产地的价值链合作,构建利益共同体。加强进口重要农产品的农业贸易预警救济工作体系建设,综合运用金融、保险、期货、基金、担保、信托等多种政策工具,防范重要农产品的贸易风险。积极应对人口数量和结构变动对食物供需的挑战。一方面要及时把握未来人口数量和结构变动,另一方面结合未来膳食结构调整,及时准确评估人口数量和结构变动对食物需求、供给的影响,尤其是要特别关注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以及对不同类型的食物需求的影响。要建立应对人口变动的粮食安全综合预警体系,编制适合人口变动的粮食供需平衡表。(作者:龙文进 孟婷 樊胜根;作者单位:龙文进、孟婷,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樊胜根,中国农业大学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2023年第11期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