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可于文末获取报告全文下载链接
畜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肉类和禽蛋产品生产国, 奶类产品也位居世界前列。工厂养殖 (采用类似工厂的形式, 组织和安排畜禽产品生产经营) 作为中国畜禽养殖主要方式之一, 对畜产品供给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 由于规模大、集中度高、 密度大、 同质性高等特点, 工厂养殖相对传统农户分散养殖, 面临来自资源需求和环境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 动物福利等多方面压力挑战。 因此, 构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亟需促进畜禽工厂养殖转型升级。
中国农业大学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科研团队结合公开数据、 调研数据和文献资料, 运用数据统计分析、 焦点访谈、 案例调研等方法,对畜禽工厂养殖现状及其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
报告的第一章分析了中国畜禽产品需求与供给现状, 包括肉蛋奶产品的消费趋势、 国内畜禽出栏量与畜产品产量, 以及畜产品的贸易与进口贡献分析等; 第二章系统梳理了畜禽养殖行业标准与规范, 总结了各类养殖相关补贴政策及其影响; 第三章针对产业链上下游产业组织分析行业现状, 并分析了重点畜禽品类的养殖模式; 第四章从成本收益、 营养健康、 动物福利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分析畜禽工厂养殖的影响; 第五章从政府、 农企和农户、 科研人员、 投资者、 消费者等五大市场主体, 提出推动畜禽工厂养殖可持续转型的方案; 第六章总结了主要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中心结论
在过去居民普遍蛋白质摄入低的阶段, 畜禽工厂养殖通过降低动物蛋白质成本提高可获得性改善了居民膳食营养, 然而目前, 中国居民, 尤其是城镇居民的肉类消费已经远高于膳食指南的推荐量, 过多的肉类摄入量加大了居民慢性病患病的可能性。 对标国家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 一方面, 工厂养殖由于规模大、 密度高, 在产品质量提升和疫病防控上面临更大的挑战 (包括抗生素持续减量等); 另一方面, 工厂养殖由于区域载畜量高和畜禽粪污量大, 对资源环境和温室气体排放产生了压力, 同时影响到动物福利。 基于以上分析, 提出我国畜牧业发展亟需转变思路, 扩大畜产品规模和产能已不是当务之急,现阶段应当更注重在保障畜产品 “量” 的基础上提升 “质”, 也就是在保障充足畜产品稳定供给的基础上, 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更具前瞻性的食物政策, 推进市场各参与主体包括科研人员、 农业企业、 农户、投资者、 消费者等合力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 通过革新养殖技术、 创新养殖和经营模式、 探索替代蛋白来源、 优化膳食结构, 不断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实现对人类健康、 环境、 动物福利都有益的可持续农业食物系统。
中国畜禽工厂养殖对营养、环境和动物福利影响_AGFEP.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