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通知>通知公告

IFLEAS | 农业食物系统低碳转型国际论坛启动会隆重举行

发布日期:2023-07-12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

2023年7月4日,由中国农业大学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AGFEP)与美国环保协会(EDF)北京代表处联合发起的农业食物系统低碳转型国际论坛(IFLEAS)启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01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辛贤,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商务部原副部长钱克明,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梅旭荣,中国农业大学讲席教授、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院长樊胜根,美国环保协会副总裁、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秦虎等专家学者参加论坛启动会。启动会由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陈志钢主持。

图片

启动会主持人 陈志钢

02

论坛得到美国环保协会项目与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重大研究项目全球低碳食物系统研究等支持,联合多家单位参与。来自国内、国际多家高校、研究机构和组织的嘉宾出席了启动会。

03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辛贤,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商务部原副部长钱克明,美国环保协会副总裁、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秦虎进行开幕致辞。

辛贤

/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


辛贤表示,当今气候变化是热点问题,其对全球社会经济的影响日益广泛而深远。农业食物系统减排对于全球温度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农业大学愿意与各位同行一起,助力农业食物系统低碳转型。

图片

钱克明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商务部原副部长


钱克明认为“农业食物系统低碳转型国际论坛”作为国内国际交流的平台大有可为。并从国际化视野和全球合作、减排与发展多目标统筹协调、减排与适应措施并举三方面分享了对农业食物系统低碳转型的一些思考。

图片


秦虎

/ 美国环保协会副总裁、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秦虎表示,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长期性深层次发展挑战。农业食物系统既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又深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在国际上,美国环保协会在农业领域已经开展了相关工作。同时,希望农业食物系统低碳转型国际论坛成为一个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的国内外交流平台,为中国和全球农业食物系统的转型提供相关支撑。

图片


中国农业大学讲席教授、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院长樊胜根介绍了论坛的宗旨及工作计划。

樊胜根指出,气候变化挑战要求农业食物系统低碳转型。农业食物系统是气候变化的重要推手,同时也具有巨大的减排潜力。农食系统转型可实现“三赢”,不仅可以减少碳排放,还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强农业韧性。樊胜根强调,论坛以“转型农业食物系统,迈向可持续的未来”为愿景,旨在提供国际和跨学科合作研究平台。论坛将致力于加强跨学科研究,推动实践落地,促进学界业界和政府部门对话交流并共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希望论坛成为全球共同推动农业食物系统低碳转型的合作平台。

图片


05

与会嘉宾共同参与论坛启动仪式,点亮论坛灯柱,并发布论坛愿景:“转型农业食物系统,迈向可持续的未来”。

图片

与会嘉宾共同参与论坛启动仪式

06

在主旨演讲环节,美国环保协会副总裁Britt Groosman,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梅旭荣,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申建波和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CGIAR全球低碳食物系统研究项目副主任张巍发表了演讲。


Britt Groosman

美国环保协会副总裁

美国环保协会副总裁Britt Groosman以The future of agrifood systems in a climate impacted world为题做了主旨报告。她指出,气候变化对食物安全、人民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农食系统面临着重大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机遇,要重点关注增加农业韧性、提高作物产量、减少温室气体净排放三个方面,同时,要改善农民生活条件。针对农食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Britt Groosman指出农作物生产中氮排放占很大比重,而氮同样是农作物生产中的重要元素,对农作物产量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实现农食系统的氮排放平衡十分重要。此外,加速降低畜禽甲烷排放也至关重要。她进一步强调了加强技术创新和加大公共政策支持等重点领域。Britt Groosman表示,美国环保协会希望在未来和中国建立更多的合作关系,促进农业食物系统转型。

图片

梅旭荣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梅旭荣分享了我国农业低碳发展战略与思考。梅院长介绍了农食系统碳排放核算边界以及全球、中国农食系统碳排放、温室气体排放现状。梅院长认为农业碳排放是基础性、生存性排放,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排放强度极低,且持续下降,中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在全球所占比重远低于中国农业贡献的全球占比。农业减排的重点领域是化肥投入、稻田甲烷、能源使用。他提出中国农业减排战略: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降低单位农产品碳排放是主要目标,为碳达峰、碳中和做贡献,并指出农业食物系统低碳发展路径包括:农业温室气体减排、农田土壤固碳增碳、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等。

图片

申建波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申建波从资源环境角度,提出了我国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研究的思路与行动。他指出,我国农业养分投入高、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固碳效率低,农业绿色低碳协同粮食安全、环境保护与乡村振兴的压力大。面临资源高效、环境可持续、低碳的压力,需要多主体协同合作,优化农食系统,采用自下而上创新技术与落地应用相结合的思路。申建波指出了未来发展的四个方向:土壤固碳与耕地保育、农田增产减排、农业系统绿色低碳工程与技术、区域农业低碳与绿色发展。

图片

张巍

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CGIAR全球低碳食物系统研究项目副主任

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CGIAR全球低碳食物系统研究项目副主任张巍介绍了CGIAR在低排放食物系统研究方面的创新和实践。她首先强调了以系统视角指导食物系统转型的重要性,有助于完整理解食物价值链中各主体间的相互影响和依赖关系、正确分析食物生产所面临的全部资源与环境约束,并有助于推动政策、科技等多方面的创新和行动。张巍强调,当前全球面临严峻的减排压力,农食系统在减排与提供碳汇方面拥有巨大潜力。她详细介绍了CGIAR全球低排放食物系统(Mitigate Plus)研究项目的具体情况和五大核心工作:确定优先目标并规划转型战略、开发研究工具并提供科学证据、推动实现农食系统多维发展目标的创新实践并总结经验、推广研究成果扩大转型规模和通过媒体提升社会关注。

图片

07

最后,参会专家学者对论坛发展战略与计划进行了研讨,就未来应如何更好地开展论坛的相关研究工作以及怎样加强合作进一步发挥论坛作用和扩大论坛的影响力等问题,提出了众多富有建设性的建议。与会专家认为,论坛的成立可以汇聚各方力量,加强国内国际合作和研讨交流,也希望论坛多关注青年人才培养和资料共享等,为国内外相关研究提供更广阔的交流平台,合力推进中国与全球农业食物系统低碳转型的科学研究和行动实践。

图片

与会嘉宾参与讨论


参会人员合影

图片